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十六章 突然袭击

第八十六章 突然袭击

对于伊瓦什科夫的这番话严大力感觉有些奇怪,因为在他的印象中伊瓦什科夫这位政工干部并不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啊,为什么他会这样着急想撤退呢?在回答了伊瓦什科夫的疑问后严大力心里反而对伊瓦什科夫产生了误解。

可能是觉得自己刚才对话好像让西多罗夫中尉对自己产生了误会,伊瓦什科夫急忙解释道:“我是想也许德军不会在夜里追击吧。我们能早点撤到谢尔普霍夫镇,就能多点时间来建立防御阵地,这样我们也能多坚持一段时间。要知道,第三空降军还有一天半才能到达。我希望我们能坚持到那个时候,这对于防御敌人对于莫斯科的进攻有着重要的作用。请不要误解我有惊慌失措的思想。”

严大力一听就释然了,这位政工干部一切想法都是为了保卫莫斯科,和自己这个还没有完全融入这个时代一心想保命的人相比,思想境界还真不是在一个水平上。这样的人自己确实应该敬佩,当然由于自己是来自后世的中国人,对于苏联自己有着不是太好的感觉。如果自己是穿越回了中国的抗日战场,也许自己会和伊瓦什科夫有着同样的想法,而不是想保命。因为这个时代的中国是多灾多难的,此时还在承受着日本人带来的苦难。

在严大力战壕的前方,突然远处出现了一个闪亮的东西,那是德军追击部队在一边走一边发射照明弹,以求照亮前方是不是还有苏军在准备阻击。当然德军发射照明弹的频率相对来说不算太高,因为他们携带的照明弹数量并不是太多。为了不受伏击,只能隔几分钟才发射一颗照明弹,这也是德军追击的这两个连所采取的无奈之举。

这两个德军连队是成松散的队形在前进,两辆装甲车被布置在队伍的前方作为先头部队,毕竟这种有着强大机枪火力的铁家伙有一定的防御能力。

在黑夜中,出现像照明弹一样亮度的东西绝不会是自然现象。这绝对是人为造成的,而且在这种平坦的地形亮光总是会在很远的地方就被看到。因此严大力首先看到的是照明弹的亮光,由于距离过远,严大力甚至还没有听到德军装甲车前进时发出的声音。

严大力立即命令身边的士兵去通知各排排长以及配属给七连的迫击炮班做好战斗准备。这些追击的德军部队到达的时间让严大力感到有些难受,如果德军来得再晚点,七连就完全没有必要和德军发生接触而可以悄悄地撤向后方。但是就在七连要撤未撤时德军却出现了,严大力不得不催促全连做好战斗准备,看来必须要给德军一个狠狠地教训才行,不然德军这样阴魂不散地跟着对苏军的撤退构成了严重威胁。

严大力并不知道德军追击部队的规模,甚至不知道德军追击部队中有没有坦克和装甲车。现在的情况不容严大力再犹豫了,撤退明显是不可能的,只能打一仗了。只是现在七连有一个优势,现在是夜晚,七连实在战壕中以逸待劳。而德军是不知道哪里会有苏军的部队,只能用装甲车在前面开路。前面总是黑呼呼的,德军不得不按照几分钟一发的频率发射照明弹以照亮前方两百米的范围。这就是典型的敌明我暗。

严大力决定要打这一仗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有这个优势。他集中了全连的照明弹指定了四名士兵在战斗打响后专门不间断向阵地前发射,这样能让七连能够有良好的视野。他还命令连里剩下的两挺反坦克枪准备好,一旦照明弹发射后立即瞄准德军部队里可能出现的坦克射击,以求在战斗一开始就尽量多地击毁或者击伤坦克这种对苏军威胁最大的装备。七连的五挺机枪和那两门迫击炮做为火力点向德军射击,以最大限度地消灭德军步兵。严大力这样的安排就是想给德军追击部队一个大大的“惊喜”,把德军打疼。到这时七连才有机会在德军混乱的时候向后撤退。

等到苏军准备好以后,德军的追击部队才不紧不慢地靠近了七连的阵地。七连的所有人都隐蔽在战壕中,以防德军靠近后发现苏军的突然袭击。而这时严大力只在战壕外露出头和眼睛,他在观察德军的规模,因为他刚刚听到了装甲车辆前进的声音。

严大力看到德军只有两辆装甲车的时候心里的大石头落地了,就这点德军七连的突然袭击一定会有效果的。严大力让身边的士兵去通知那操纵那两挺反坦克枪的士兵,战斗打响后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干掉德军仅有的两辆装甲车。

德军还在靠近,他们并没有发觉苏军的阻击阵地就在前面大约三百米处。等到德军发射的照明弹快要落地的时候,严大力的手用力向下一挥,苏军的照明弹升空了战斗瞬间打响了。

七连负责操作反坦克枪的士兵现在也算是有战斗经验了,他们不负众望,一开火就将德军的两辆装甲车击中了。这两辆装甲车也算是倒霉,在前方突然升起照明弹后没有立即加速或者改变行进的方向,结果被苏军的反坦克枪一举击毁。于此同时,前方出现了五条火龙像鞭子一样扫向了跟在后面的德军步兵,很多人都猝不及防被打倒在地。

其余的德军步兵战术素养还是不错的,不等指挥官的命令就迅速趴下,架设起机枪开始还击。并且有一部分步兵在军官的带领下开始匍匐前进,以求能快速靠近苏军的阵地进行突击。如果德军能靠近到苏军战壕很近的地方,则可以用冲锋枪和手榴弹攻击战壕中的苏军士兵。

七连除了那四名负责发射照明弹的士兵所有人都开始了射击,但是由于德军的人数和机枪数量明显比七连多,没过多久战斗就陷入了僵局。而七连的五挺机枪不得不要经常转移阵地,在新的地方冒出来向德军士兵射击。

德军的指挥官是名作战经验丰富的少校,虽然苏军在战斗一开始给了自己一个下马威,击毁了德军此时最重要的装甲车。但是战斗开始后苏军的火力以及表现让他不是太担心,毕竟苏军此时只有机枪这种重武器,而且数量不多,无法压制住德军向苏军战壕的前进步伐,甚至德军的机枪在对射中还能占到上风。这位少校指挥官乐观地认为前面的苏军可能是从战线上溃逃到这里的小股部队,而自己的手下人员比对方多,士兵们的士气和战术素养比苏军高上不少。自己甚至有信心能再次将这个苏军部队打得再次溃逃。

可是当这位德军指挥官听到了迫击炮发射了一发炮弹进行试射的时候,他的心里就不淡定了。因为自己指挥的这两个连没有什么手段和装备能摧毁对方新冒出来的迫击炮。

在试射的炮弹落地爆炸后不久,苏军的迫击炮弹开始两发一组落在德军临时机枪阵地的头上。德军的机枪是严大力指定要消灭的首要目标,这些打着短点射的机枪火力太猛了,苏军的五挺机枪在对射中也败下阵来。但是好景不长,苏军的迫击炮弹对于德军的机枪手来说绝对是场噩梦,很多德军机枪手和副射手被炸死和炸伤,有些机枪甚至被迫击炮弹爆炸后的冲击波影响而飞上了天。

德军的火力逐渐弱了下来,德军少校指挥官此时明白部队需要撤退了,自己很明显轻视了这股苏军溃逃部队。不对,这样规模的苏军不是什么被击溃的小股部队,而是有备而来伏击自己的大部队。想到这里,他立即命令德军向后撤退,脱离和苏军的战斗接触。这仗根本没办法继续打下去了,德军看不清楚到底有多少苏军,而且火力也比德军猛。带着这种错误的判断,德军迅速撤退,最终消失在了黑夜里。

枪声一下子停了下来,这片战场除了一些伤员的惨叫声和一地的德军士兵的尸体恢复了平静。严大力原本以为会和德军打一场恶仗,也准备好了撤退。战斗的结果却出乎了他的意料,德军虽然人数比自己的七连多,但是在苏军的火力压制下却首先撤退,这样的情况让严大力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他现在也顾不上去想德军撤退的原因,只要德军撤退就好。严大力立即命令七连向后方撤退,现在可不是恋战的时候,因为他不知道德军追击部队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如果德军有后续增援部队,只要重新组织好再进攻,那么七连这点人员和武器是不够德军塞牙缝的。

七连的士兵们不需要严大力的催促就开始了有组织的撤退,毕竟连里的新兵很多。很多人虽然刚才只是在漫无目的地向德军开枪,但是是否击中了德军很多新兵自己都不清楚。只要指挥员下令撤退,这些士兵都巴不得早点离开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