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92章 我要(2 / 2)

不过,田兵的笑容没有持续太久,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问道:“不裁撤项目的话,怎么凑出500万元的首期经费?”

“谁告诉你说,经费要从项目裁撤中来。”杨锐看傻子似的看田兵,道:“咱们一整年的经费也就200万元,其中一半都是常设经费,剩下的100万人民币能做什么。”

“总能补充20%吧。”范振龙跟了一句。

杨锐用玄妙的眼神望了他一眼。

范振龙立刻意识到了错误。

“您当初写在黑板上的500万,不是人民币?”范振龙心惊胆战,其他几名研究员也用看捣乱的傻子的眼神看着范振龙。

自愿消减项目,并申请经费补贴实验室的首倡者正是范振龙。

杨锐道:“做G蛋白偶联受体,纯粹的人民币能买到什么?”

“对吧,我就说不可能。”田兵恨不得跳起来两米五,给范振龙一个头槌。

范振龙满心的愤慨:“不是500万人民币,难不成是日元港元?咦,是港元吗?”

“是美元。”杨锐直截了当的给出了答案。

“500万美元吗?500万美元?”范振龙连问了两遍,再道:“你从哪里找500万美元来?”

不是他眼窝子浅,实在是500万美元太多了。

其实,就是500万元,也是普通的中国学者接触不到的经费额度,不止是80年代的学者接触不到,2010年后的普通名校教授,一样是想都别想。

10万元的级别,在80年代,已经是超越一般的超额经费了。

当然,顶级学者总是有顶级待遇,80年代的院士级学者,弄出500万元人民币也不是特别奇怪的事,而在2010年后,做自然科学研究的院士级学者,弄到1亿元人民币的经费的也是有的。

总结来说,500万元人民币的经费,在80年代就已经是顶级待遇了。

范振龙等人也不觉得杨锐能自己弄到,所以才会想着裁撤项目来帮忙。

而500万美元,已经不止是扩大五倍七倍或者十倍的概念了。

苏先凯更加激动,望着杨锐,也问:“杨主任,你能筹集到500万美元?”

他计划着能有100万美元,开做G蛋白偶联受体,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杨锐能给出如此的惊喜。

杨锐只是耸耸肩,道:“我弄了600万美元,所以,你们不用胡思乱想了,只要决定是继续原本的课题,还是跟我做G蛋白偶联受体就行了。”

这下子,范振龙却是犹豫起来:“如果不是要消减项目的话,我的项目做的还是挺有劲的……不过,杨主任,您还没说500万,不是,600万美元是从哪弄来的?”

“我之前给捷利康的专利卖了600万,正好我孤家寡人的用不上,就拿出来做科研吧。”杨锐说的云淡风轻,已经在乔办装逼过了,总不好拿相同的话再装一次。

然而,一众研究员还是被镇住了。

几个人的眼眶,甚至瞬间即湿润了。

“什么专利能卖600万美元?”王思胜的思路已经发生了偏移。

“合成辅酶Q10所用的催化剂。”

“怪不得……”

王思胜微微沉吟,一脸神往,不知道是不是幻想到了自己发现了值钱的催化剂。

范振龙这时候从犹豫中惊醒了过来:“我也要做G蛋白偶联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