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不想种田第41节(1 / 2)





  白氏和林老实的脸色略略缓和了些,嘴里谦虚了几句。

  桐月却在旁边接道:“我也常这么劝我爹娘,让他们别听那些不是东西的东西的闲话,像那种人,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做人,能教出好儿子才怪?养的儿孙都是吃牢饭的料,将来不但是绝户的问题,还让祖宗蒙羞呢。你们说是不是啊?”

  跟刚才一样,大家也知道桐月说的是谁,有的微笑,有的跟着笑,有的是想笑不敢笑。宋老七气得胸脯剧烈起伏。他正想再次出言讥讽,不想里正带着老婆儿子也来浇水了。宋老七一是顾忌里正,二是林家现在今非昔比,自然不敢再像以前那样随意践踏,只是默默地压下气,准备等着以后再报复。

  这一天,桐月再次被累得骨头散架。其实,她也没怎么挑水,只是和梅月抬了十几桶水就累成这样。杏月和白氏可是直接用扁担一趟一趟的挑水,杏月的肩膀都磨破了。桐月看得倒口气,她让梅月帮着涂药,她自己则又跑到杨家问杨东子水车的事。她一进门,杨东子就腼腆地笑着说,他爹答应做了。桐月心中自然欢喜。她跟杨东子说了几句话,又硬塞给王婶几十文钱,是拿来用工具和木料的,王婶推辞了一会儿,便也收下了。杨大山说,水车他没做过,估计还得琢磨好几天。桐月说不着急,让他慢慢想。

  杨大山和杨东子这几天一直在琢磨水车的事,自然也没空去浇地。起初,人们都不知道,后来不知谁察觉了。这件事立即引起了众人的议论。

  有人说:“这杨大山平常都精明的啊,怎么突然就糊涂了。那玩意说做就能做啊。”

  “就是就是,做了也不一定能用啊。还耽误了庄稼。”

  “我就等着看他能不能做成。”

  ……

  这些话,杨大山和杨东子都没空理会,但王婶不一样,她这会儿心情十分复杂,一会担忧耽误庄稼,一会儿又怕做不成到时被人笑话。

  桐月也不禁有些着急,她正在想,自己要不要去拿钱找专业的木匠来做。或者问一下白佑林,说不定他懂得这方面的知识。

  桐月没料到,她还没来得及去找白佑林,对方倒先给她捎了一个口信,说他两日后,和朋友路过这里,顺便来看看她。

  虽然,送信的人没说这个朋友是谁,但桐月凭直觉猜测,这人应该就是上次跟着白佑林去搭救她们的那个钱公子。

  桐月把白佑林和朋友要来的事告诉了家人。林老实激动得不知怎么为好,赶紧指挥着妻女打扫庭院,准备饭菜。家里忙得鸡飞狗跳,连荷月也没闲着。

  两日后,家里被众人拾掇得焕然一新。

  林老实连地也不下了,穿得整整齐齐的,专等着他这个大外甥来家。

  早饭过后,白佑林和钱公子没来,杨东子却喜气洋洋地过来告诉桐月说,水车做好了,让她过去看看。

  ☆、第六十一章 姐妹对话

  水车做好了。桐月听到这个消息,自是无比高兴。她笑着说:“这么快?我以为还得再等几天呢?”

  杨东子挠挠头,笑着回道:“我急,我爹也急,我娘……也急得很,我爹晚上也赶着做,又去把我姑父叫了来。”

  听到这里,桐月也有些不好意思了。这种时候,着实不该麻烦杨大山。可本村又没木匠,她也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做

  。这个人情,她是欠下了,以后慢慢还。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往杨家走去。

  王婶正站在大门外,笑吟吟地看着两人,大声招呼道:“快过来瞧瞧吧,这几天东子整天价催你杨伯,从来没见他这么聒噪过,真是的,旁的事也没见他这么上心。”

  杨乐子听到这话,一边紧张地看着桐月一边不停地冲他娘使眼色,示意她别再说了。桐月的心思都在水车上,也没注意到母子两人的互动。

  水车摆在院子里,木头还没刨光溜,地上一堆木屑,杨大伯正拿着工具在修理边边角角。他咧嘴冲桐月笑道:“你看是不是这个玩意儿,我跟东子的姑父琢磨了好几天才弄出来。”

  说实话,这个水车跟桐月想像中的并不一样,十分地简陋,这种的应该叫做筒车,可以配合水池和连筒能使低水高送。如果可以正常使用的话,倒也能节省不少人力。

  桐月面脸表现得十分欣喜:“杨大伯,就是这样。真是辛苦你们了,等忙完这阵后,我请你和姑父吃饭吧。”

  杨大山摆手:“不用不用,这玩意要真能用,咱们两家也省不少力。”

  “那倒是。——对了,杨伯,钱够用吗?”

  “够了够了。”

  也不知谁传出去的,不多一会儿,就有人来看水车。

  大家看着这个庞然大物,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不过没几个人相信真能用它浇水。

  林老实闻讯也赶来了,他一听说是桐月让做的,便急声问道:“啥?这是桐月让做的?花了多少钱?”

  杨大山略有些尴尬,他看了桐月一眼,说道:“没花什么钱,这木料是做家什剩下的。你家有了再还我就是。”

  林老实听到这话,脸色才有所缓和。但他仍然不忿桐月的私做主张。

  桐月视他为无物,径自对杨大山说道:“杨伯,咱们快让人抬到地里试试吧。”

  “对对。”杨大山擦了把汗,叫了几个壮劳力,大家伙一齐把水车抬到水渠旁边。

  杨大山和杨东子先去试,用脚踩,虽然费力,但总比挑水好多了。

  “嗬,还真能抽出水。”

  “老杨真是个能人。”

  “哪呀,听说是林老实家的老三想出来的。”

  “……”

  大家看得稀奇,不断地有人愿意上去踩踏,特别是那些半大孩子们,更是觉得新鲜,个个跃跃欲试。周围的人是越聚越多。

  试了一会儿后,桐月提出先浇杨家的地,毕竟,杨大山为了做水车耽搁了好几天。杨大山夫妻稍稍推辞了下也就答应了。他们商量说,上午浇他家的,下午浇林家的。林老实见水车能用又省力,且又受到众人的夸赞,早把刚才那点不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说着说着话,便忍不住夸夸其谈起来:“其实我早见过这玩意儿,毕竟我也进过大城,还有个有见识的外甥,我也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周围不解内情的人跟着点头,了解底细的人但笑不语。

  林老实正说到兴头上,忽然村中一个孩子飞快地跑过来喊道:“桐月桐月,你家表哥来了!”

  桐月不由得一惊,想道,怎么今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