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章(1 / 2)





  “我越来越困惑了。”刘思缈的眉头皱得紧紧的,“那个大胡子快递给你这根骨头到底想做什么?跟上次的头骨一样,虽然上面留下了不少粗野刮削的刀痕,但剔除得十分干净,而且用白水煮过,做过裸骨处理,我们不可能在上面找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又是一个没有谜面的‘谜’。”

  “不。”蕾蓉突然摇了摇头说。

  刘思缈望着她,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

  “这一次,他给我们留下了谜面,或者说,留下了谜面的一个片段。”蕾蓉从刘思缈的手中拿过那根骨头,“这是一根尺骨,就是人体前臂的两根长骨之一,从厚重程度上看,应该是男性的。你看这里,在尺骨的肘关节处有退化性关节炎赘疣,所以我判断死者的年龄大约在40岁左右——判断的准确度在80%以上。”

  即便再好的法医,想单单通过一颗头骨判断死者的性别,准确度也只有95%,而通过尺骨判断性别的准确度更低,通常都在80%左右。

  “那又怎么样?”唐小糖还是糊涂,“这算什么谜面?”

  然而刘思缈已经恍然大悟,原本弥漫着雾气的目光,刹那间已经熠熠如电。

  “上次他快递给我的是一颗女性头骨,根据头骨上骨缝的弥合程度,我推断死者的年龄在25岁左右。而这一回他快递给我的是一根男性尺骨,我推断死者的年龄在40岁左右。”蕾蓉望着唐小糖说,“你明白了吗,他如果给我快递一块膝盖骨或者脊椎骨,我很可能会认为是上次那个女性受害者的一部分,而他这回快递的是一块可以辨别性别和年龄的尺骨,而且具有中年男性的明显特征,他就是想要告诉我:他已经杀害了两个人,并且还会不停地杀戮下去!”

  第七章大网渐渐收拢

  诸尸应验而不验,或受差过两时不发,或不亲临视,或不定要害致死之因,或定而不当,各以违制论。——《洗冤录·卷之一(条令)》

  楼门突然被推开了。

  一个年轻的警察走了进来,圆圆的脸上戴着一副绿框眼镜,鼻头也是圆圆的,有点大的嘴巴不知是不是合不拢的缘故,总是咧着,看上去仿佛一直在笑。他看了众人一眼,径直走到蕾蓉面前问道:“您是……蕾主任?”

  蕾蓉点点了头。

  “我叫胡佳。”他伸出手与蕾蓉握了握,“我是区分局的,昨天晚上发生了一起案子,想请您帮忙做一下尸检。”

  此言一出,蕾蓉便显得有些不快,但还是温和地问:“你们局长没有说我上个月培训时提出的要求吗?”

  胡佳一愣,然后嚅嗫道:“没……没有啊。”

  蕾蓉叹了口气。

  一本《世界法医学简史》记录得很分明:在20世纪之前,法医还没有真正意义上成为一门独立的“职业”,大部分是由案发地医院的医生兼任,尸体一经发现,直接送到医院解剖,所以他们的工作也被称之为“手术室尸检”,直到伯纳德·斯皮尔斯伯里出现,这位大英帝国内政部的高级病理学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尸检应该在犯罪现场完成,这样才能结合现场状态对死亡原因做出更科学更准确的判断,因此被称之为“现场尸检”。

  而今,比较规范的尸检应该分成两次完成,犯罪现场一次初检,再将尸体带回相关机构复检。但是在我国,这一点有时执行不到位,一来办案刑警嫌犯罪现场多了个法医碍手碍脚,二来部分法医也懒得外出,喜欢坐在解剖室里“坐以待尸”,这就导致只有一次“手术室尸检”,致使许多本该在现场提取的法医学证据被遗失或破坏。

  为此,蕾蓉多次呼吁,涉及凶杀案的犯罪现场勘查,必须有法医参与。在上个月市局举行的高级警官刑侦技术培训班上,被邀请授课的她还专门强调了这一点,谁知竟被当成了耳边风。

  蕾蓉从胡佳手中接过标记有“jsh-sj-46”的尸检申请表,看了一下公章,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按照程序,这时,待检尸体应该已经由后门的专用电梯送到二楼的解剖间了,她抬腿就要往二楼走,马笑中却拦了一道,歪着嘴巴对胡佳说:“你区分局的?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

  “分局上百号人,你怎么可能都认识。”胡佳说,依旧一副笑模样。

  “你还真别说这话,分局就没有我马笑中不认识的人,食堂里的蟑螂我都能叫出它大名来。”马笑中大拇指一指鼻尖,“那你知道我的姓名么?”

  旁边郭小芬吭吭地咳嗽。

  胡佳扶了扶眼镜:“望月园派出所的马所长嘛,大名鼎鼎的,哪个不认得?”

  “好了。”蕾蓉皱着眉头打断了马笑中的诘问,“你和小郭到底找我什么事情啊?要是不急就回头再说吧,我要赶紧工作了。”

  正在这时,楼上突然传来一声杀猪似的尖叫,然后是擂鼓般咚咚咚的奔跑声,好多房间的门听到信号一般哗啦啦全打开了,有人大喊:“老高你冷静点!”“老高你住手!”接着,一个长脸女人跌跌撞撞地冲下楼梯,一把拽住蕾蓉哀号起来:“主任救命啊!姓高的要杀人啊!”

  “晓红,出了什么事?”蕾蓉一边问长脸女人,一边茫然地抬起头,目光与站在楼梯上面的高大伦撞了个正着。

  高大伦手里握着一把肋骨刀,也许是身体在颤抖的缘故,刀刃放射出的逼人寒光也在不断抖动。

  “老高,把刀放下!”蕾蓉厉声命令道。

  皮包骨头的黄瘦脸孔上,嘴巴倔强地向外凸起,手中的刀握得更紧了。

  赶过来的几个同事掰开高大伦的手指,把肋骨刀夺了下来。

  “她……她欺人太甚!”高大伦指着刘晓红,嘴唇哆嗦着说。

  “不就是撕了你一本破书吗?啊?你至于吗你?”刘晓红一边哭一边分辨着。

  “你撕老高什么书了?”蕾蓉问道。

  刘晓红只是嘤嘤地哭,不说话,站在老高身边的王文勇道:“她和老高吵架,把老高那本《洗冤录》给撕了……”

  原来如此。

  对于高大伦而言,那本书就是他的命啊!

  蕾蓉轻轻地责备道:“晓红,不管因为什么事情,你也不该撕老高的书啊,你应该知道那本书对他很重要。”

  王文勇走下楼梯,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就在刚才,有一具无名尸体送了过来,是区环卫局工人在凉水河大桥附近的一个涵洞里发现的,似乎是个流浪汉,全身又脏又臭,没人愿意做尸检,报到研究所副主任刘晓红那里,刘晓红过来看了一眼,就捂着鼻子嚷嚷道“赶紧拉出去火化”!这时高大伦进来,说没人做尸检我来做,死了个人哪能不明不白的就给火化了?

  “万一要是传染病咋办?”刘晓红眼睛一瞪。

  “那更得尸检了,一旦发现传染病要赶紧上报给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才能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啊。”高大伦扶了扶眼镜说。

  刘晓红一听转身就往外面走,到门口时甩了一句:“装什么逼!”

  高大伦虽然视力差,听力却很好,一听这话就火了:“你站住!你堂堂一个副主任,怎么能张口骂街?”

  刘晓红说我骂你怎么了?啊?你就是该骂就是欠骂就是找骂!你一个聘用工天天搁这儿充什么大尾巴狼!啊?甭跟老娘这儿装逼,咱们这楼里也就蕾蓉把你当个葱花,你还真拿自己炝锅啊!

  高大伦嘴笨是出了名的,登时就气得说不出话来,半天才想起该怎么反驳,从怀里掏出那本珍爱至极的《洗冤录》,手指颤抖着翻开一页,指给刘晓红看:“你看第二卷‘验坏烂尸’这一节,开篇就说‘若避臭秽,不亲临,往往误事’,这是宋慈先生的教诲,咱们处处不如古人,至少在责任心上应该不输给古人吧!”

  “少跟我扯淡!”刘晓红不耐烦地把手一扬,说来也巧,那本《洗冤录》本来就被高大伦翻得快要烂了,再被刘晓红的手背一打,凌空飞起,在空中竟然散碎开来,洋洋洒洒铺了一地,刘晓红一躲闪,高跟鞋又踩了几页,高大伦从不锈钢器材架上抓了把肋骨刀就冲了上来……

  听完王文勇的讲述,唐小糖忍不住说了一句:“这也太欺负人了!”

  蕾蓉瞪了她一眼,吓得她低下头,用小手指勾着蕾蓉的衣角轻轻地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