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之贵妇第70节(1 / 2)





  殷蕙感觉到,今晚的魏曕比她预料得更炽烈,仿佛前面每一晚的火他都攒着,一股气留到了现在。

  可殷蕙也清楚,他这份炽热并非只因为夫妻小别,应该也有那道京城急报的影响。

  自己的老子可能会变成太子,可能会拥有一份更大的家业,做儿子的也会高兴吧?

  这不,完事了,魏曕还不想睡呢,有一下没一下地拨弄着她的头发。

  殷蕙困了,抓住他的手道:“您不睡,我还睡呢。”

  魏曕垂眸,看到她闭着眼睛,眉皱着嘴嘟着,是真的想睡。

  魏曕很意外。

  太子一逝,王府里面暗潮涌动,人人都盼着一件事,彼此之间心照不宣,她竟然该吃吃该睡睡,一点别的心思都没有?

  因为出身商家,没有想到那么远?

  还是她安于现状,并无野心?

  “睡吧。”不再扰她,魏曕回了自己的被窝。

  听着她规律清浅的呼吸,魏曕竟然也就跟着睡了过去,睡了这半个月来第一个好觉。

  第65章

  京城,建隆帝痛失爱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人眼瞅着又老了几岁。

  “皇祖父,您保重身体。”太子长子魏昂接过御医送来的养神汤药,坐到龙榻前,亲自喂起老皇帝来。

  建隆帝看着自己最疼爱的长孙,心疼道:“光顾着说朕,你自己去照照镜子,都瘦成什么样了。”

  魏昂苦涩垂眼,两行泪便滚落下来。

  他二十七岁了,眉眼酷似太子,长得文质彬彬的,清俊儒雅,他这一哭,建隆帝的心又揪了起来。

  他的前半生,四处征战打下这万里江山,等他坐稳龙椅,儿子们都已成年,除了太子留在京城,另外三个儿子都封了藩地替他驻守边疆。可以说,他没有享受过什么父子天伦,直到长孙出生,日日在他眼皮底下长大,建隆帝才弥补了做父亲时的遗憾。

  “莫哭莫哭,还有皇祖父。”建隆帝拍了拍孙子的肩膀。

  魏昂偏头,用袖口擦擦眼泪,继续服侍建隆帝喝药。

  建隆帝身体好转后,重新上朝,一上朝,便被臣子们催着立新太子,毕竟他的年纪也摆在这儿,说不定哪天就没了。

  建隆帝亦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还需要深思熟虑。

  终于,过了一个年,考虑得也差不多,正月十六这日下了早朝,他叫来五位内阁大臣,商议立储之事。

  有人试着举荐燕王。

  唯一的嫡长子死了,庶出皇子们只能按照长幼顺序来,那二皇子燕王当之无愧。除了长幼,燕王戍边有功,那都是货真价实的政绩。

  建隆帝沉吟半晌,道:“燕王好武,可戍边打天下,不适合守天下。”

  帝王若穷兵黩武,害国害民。

  刚刚举荐燕王的那个阁老便不说话了。

  战功赫赫的燕王都不行,屡次触犯律法全靠太子求情才赦罪的秦王、代王就更不行了。

  于是,首辅黄仁道:“皇长孙仁厚纯孝,颇有仁君遗风,可为储君。”

  建隆帝仍是沉吟,然后看向其他几位阁老。

  阁老们察言观色,一致同意。

  .

  平城,燕王府过了一个看似低调实则人人欢喜的新年。

  殷蕙面上笑得好看,心里的弦却渐渐收紧,知道公爹燕王即将迎来新年的第一个沉重打击。

  公爹不高兴,全燕王府的人都得小心翼翼。

  为了不被公爹盯上,从太子病逝后,殷蕙就再也没有出过王府,只与周叔、祖父保持书信往来。

  魏曕还问过她为何不出门了,被殷蕙用天寒地冻懒得动弹搪塞了过去。

  果不其然,正月下旬,建隆帝下旨昭告天下,册封皇长孙魏昂为储君,称皇太孙。

  建隆帝单独发给燕王的圣旨比朝廷官文先送到燕王府,尚不知圣旨内容的燕王将妻妾儿孙们都叫了出来,全府上下一起恭迎圣旨。

  这阵仗,还有众人面上隐藏得很好却依然有迹可循的喜意,弄得传旨的公公笑容都微微僵硬起来,待所有人都跪好,传旨公公清清喉咙,开始宣读圣旨。

  圣旨最开始,建隆帝便先对儿子燕王表达了端文太子去世给他带来的沉痛打击,由此越发地思念远方就藩的其他儿子们来,嘱咐燕王照顾好身体,千万别再让承受割肉断臂之痛。跟着,建隆帝又夸了一通皇长孙魏昂的纯孝,那是一个多么好的孙子啊,再顺理成章地要封好孙子做储君,并希望文武双全的燕王继续替皇家镇守边关,魏家祖孙三代继续开创一片盛世天下。

  燕王听到前面一段,再次以袖拭泪,听到中间一段,燕王仿佛悲伤难抑般深深地垂下了头,到了最后,他哭着叩首,领旨谢恩,表明自己一定不会辜负父皇的厚望。

  殷蕙默默地跪着,能看到斜前方徐王妃苍白的脸色,也能看到旁边纪纤纤愕然张开的红唇。

  因为重生,众人白高兴时殷蕙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但这会儿众人要准备迎接公爹持续数月的易爆易怒了,殷蕙就再也无法淡然了,恨不得接下来的几个月都不用离开东六所。

  接了圣旨,传旨公公去客房歇息了,殷蕙等人跟随着燕王哗啦啦地站了起来。

  所有人都看向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