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章(1 / 2)





  真是城败,屋破,满城尽是黄巾贼啊。

  人头窜动的东武城内,玩家们四处奔走,待发现真的没有npc黄巾部队后,玩家们纷纷出城,朝东武港奔去,他们之前进入东武城时,就是从翼州官渡港搭船进入东武港,现在东武港仍然在黄巾军的手中,没有孙坚的水师相助,大汉政府的水师很难拼得过黄巾水师。

  好在此次后面没有汉军追击,玩家们倒也是蛮有秩序的搭船,东武港的民船都被抢夺一空,而黄巾水师是直属张梁的,现在张梁没了命令下达,谁的官职高,谁就有权命令船只开拔,黄巾水师也不再驻守东武港,再而成了运兵船,把一拔又一拔的黄巾玩家送回了翼州。

  纷纷扰扰的青州战场一下子沉静下来,卢植整顿好军队后,再次攻打东武城,自然发现黄巾军己经撤得一干二净,派人入城一看,满城尽是尸体与断垣残壁。卢植不但是一个军事家,还是个文学家,见此惨况,卢植大骂黄巾逆贼,并传文天下,黄巾逆贼己经泯灭人性,切不可再姑息。

  要说以前黄巾贼虽然也烧杀抢夺,但并没有做过屠灭全城,并且还把城拆了的事情。也因此,整个天下对黄巾贼的印象是处于土匪阶段的,但黄巾玩家们把整个城的百姓屠个精光,虽然这个行为在当时是受情绪影响而做出来的,但大汉文儒们是不管你啥情绪的,他们只知道黄巾军做出屠城的行为,这是一种反人类行为的,必须受到讨伐跟谴责的。

  跟黄巾军内部重重一样,大汉政府庙堂上也是矛盾重重的,在对待黄巾军的态度上,大儒们认为不过是癣芥之癖,无需太过在意。而武将们则认为匪贼不除,多添动乱,灵帝在位的时候,都是以剿为主的。

  汉少帝刘辩上位后,朝政由何进把持,何进是宰猪出身的,对黄巾军这个阶级兄弟还是相当的同情。因此,他借刘辩的口,询问是否对黄巾军进行招安,这样也能快速的结束动荡不是。

  这个讨论还没有结果出来,黄巾军就做出屠城的举动,这使得何时也不敢再提出招安的建议,大汉政府很难得的做出一致决议,黄巾逆贼,人人得而诛之。

  “灭贼令”由皇帝亲自签发后传檄全天下,至此,黄巾军成了必杀之辈,任何敢自报是黄巾的人都将被屠杀。

  这个“灭贼令”的出现,迫使一些还在四处游荡的黄巾玩家,不得不逃窜回翼州这个黄巾大本营,而灭贼令上列出来军功奖励,激发了汉军阵营玩家们的强大的斗志,一时间无数的汉军玩家,告别自己的主公,踏上灭贼的征程。

  一直跟邺郡裴元绍僵持的皇甫嵩迎来了他的春天,卢植率军渡过东武河,进逼官渡港,无人指挥的黄巾水师一触即溃,让卢植轻易的占领了官渡港,然后开始布置防御地带,只要站稳跟脚,卢植就会挥师攻打官渡郡。

  卢植的登陆,吹响了汉军收复翼州的号角,而数以万计的汉军玩家的加入,使得黄巾玩家人数的优势荡然无存。黄巾军内部因为张梁的死亡,无法形成有效的指挥系统,变得各自为战的局面。

  张牛角军部、裴元绍军部、韩暹军部及程志远军部,这四个军部原本都是嫡属张梁的,但现在都扯起了自己的旗织,黄巾军在受到汉军攻打的时候,居然再次进行了重新洗牌。

  小马哥的癫马军系自然也悬起了战旗,一些黄巾大将死活对他没有好感,比如波才、张牛角、禇燕等大将,而一些黄巾大将属于骑墙派,如李大目、郭大贤、于氐根、孙夏、郭太、马相等人,另外韩暹、黄绍、何曼、张白骑四人则投奔了小马哥。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直跟张角私交极好的军师戏志才居然不见了,等他再次出现时,众大将愕然的发现,丫居然是汉朝官员,这家伙是个间谍啊!

  “真他擦的牛啊,戏志才这货堪称三国第一无间道了。”小马哥闻听此消息后感叹着说道,当然在真实历史上,戏志才好象是为曹操效力的。

  npc们不懂什么叫无间道,他们只知道戏志才是黄巾军的首度谋士,现在连首席谋士都归降了,那黄巾还有什么出路?所以现在重点不是怎么防守翼州,而是各自的出路在哪里,比较搞笑的是,当众多黄巾大将无法决定彼此的出路时,他们居然同黄巾玩家一样,把目光转向了小马哥。

  小马哥此时正蹲在“角宝梁”墓园内的张家三兄弟墓碑前,墓石上摆满了祭品,在东武城会合后的刘辟、高升、廖化、以及黄邵、张白骑、韩暹、何曼,众将都齐整整的跪在墓前。

  裴元绍整合波才、何义、龚都、邓茂、卞喜、张闻、严政、司马俱、吴霸、合兵15万,驻守邺郡。眼见情势不明朗,扔下军部,率着以上众将,前来拜见小马哥。

  张牛角整合禇燕、彭脱,卜己,左丈八、孙仲、韩忠、万笔、吴桓、陈败、青牛角、合兵8万,驻守平原郡。同样扔下大军,率以上众将,前来拜见小马哥。

  程志远整合李大目、郭大贤、于氐根(后改名于毒)、孙夏、郭太、马相、徐和、赵祗、刘石、合兵20万,驻守南皮郡,亦率以上众将,拜见小马哥。

  除跑去黑山扎寨的周仓、张曼成与管亥,整个黄巾军系统内的大将齐聚“角宝梁”墓园,商讨着黄巾的出路。

  “愿天师降下道旨,指出吾等黄巾之明路。”

  裴元绍、张牛角、程志远说完各自要说的话后,齐齐跪拜在地齐声说道。

  “mb的,当哥是智圣啊,谁有困难都找哥来指教,狗日的,来请教也带些金银珠宝之类的来啊,一帮扣门的货。”小马哥在心中大骂道,脸上却满是和煦的笑容,双手平举做出虚扶的样子,声音轻柔而缓慢说道:“吾黄巾之事业己到生死关头,贤良天师,地公天师,人公天师皆己归道祖怀抱。”

  “什么?”尽管众将一直没有看到张梁,隐约猜出张梁有了不测,但现在听到小马哥的亲口承认,众将还是露出惊讶之色,随后皆是泪流而下。

  小马哥开启墓洞,带着众将一起进入墓中,一直走到主墓室内,那里并排置放着三具棺,张家三兄弟都睡在其中。张梁的棺并没有合上,众将一一上前见上最后一面,然后在小马哥的祭词中,众将一起将棺木合上。

  “185年9月20日,黄巾张梁逝世,黄巾起义正式宣告失败。”系统全公告。

  “黄巾代表人物虽然尽己逝世,但张角,张宝与张梁合力培养了一个代表人物,此人名为马永贞,天下称其为黄巾毒师,此人的存在,使得黄巾之火仍然燃烧不息。此人之肩,负载着黄巾的希望,只要此人不宣布黄巾之旗陨落,黄巾之霸业仍可进行。”系统全公告。

  当系统说张梁死亡时,所有的黄巾玩家都呆若木鸡,不等黄巾玩家们下线打爆官方的客服,系统再次出现了全公告,这使得玩家们一时又呆若木鸡。等玩家们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后,玩家们跟黄巾大将们一样,都不知道以后的路该如何走。

  系统并没有出现转换阵营的提示,很显然,黄巾玩家们仍然要呆在黄巾阵营里。是将自己洗白,还是继续黄巾事业,则就看玩家们自己的选择。洗白还是相当困难的,现在大汉王朝刚刚下达了灭贼令,所有的没有达到铁将阶位的玩家,都无法除掉身上黄巾军的印记,只要他们被汉军看见,就是斩杀的结局,所以玩家们觉得还是跟着大部队的好。

  而达到铁将阶位的玩家就不需要担心走在路上被斩杀,但他们必须小心的保管好自己黄巾军的身份,他们的军牌就是暴露黄巾身份的唯一破绽,至于何时暴露,则只有看玩家们各自的游戏过程才会知道。

  与玩家们情绪不同的是普通黄巾军士兵,以及那些信仰黄巾太平道的信徒,他们闻听张梁死亡后,各家各户都燃起了祭香,摆上祭案,哭声回荡在翼州所有信仰黄巾太平道的城池上空。

  第二十节 满城尽是黄巾贼(下)

  张家三兄弟死亡后的黄巾高级将领第一次会议,就在“角宝梁”的墓园内进行。

  首先,做为黄巾太平道的道宗,被系统称为黄巾希望之星的小马哥先做发言,总结黄巾起义以来的得与失,众将态度良好的接受了小马哥的批评与指导,偶尔也有不河蟹的声音,都被小马哥pass掉。

  其次,关于我黄巾以后的做战方针以及发展前景,小马哥制了五年计划,结果被众将吐口水。无奈之下,只好放弃五年计划,转而进入大/跃进时代,结果众将认为跨度太大,全体否决,连被否决两次的马天师就怒了,拍着张角的棺木大喝尔等待如何?结果众将又齐声说全凭天师做主,我日。

  再次,关于在东武城斩杀黄巾将领的那些士兵的处置。由于涉案人员多达数十万,此讨论被无限期搁置,转而讨论重新整合而成的三个军部,分别是裴元绍军部、程志远军部及张牛角军部。

  小马哥仅是黄巾太平道的道宗,他不是黄巾军的扛把子,所以现在要讨论的就是这三个军部中的谁来担任新一界的黄巾扛把子。这个问题一抛出来,张家三兄弟就在地底内牛满面了,狗日的,这里是俺们的墓好不好,你丫打架也找个好界啊!好意思打扰死人的安宁啊?

  刘辟、高升、廖化、黄邵、张白骑、韩暹、何曼几个将领把小马哥团团围住,众人一直退到墓室的角落处,才总算暂时逃避拳打脚踢的乱战。

  三个军部的将领彼此看不对眼,叫骂喊之下全部提起拳头开战,为了表示对张家兄弟的尊敬,众将都把兵器放在外面,否则现在动的就是兵器而不是拳头了。

  打了几分钟,个个鼻青脸肿却也累了,大家又叫喊着:“天师,天师,吾问候彼娘之,天师跑哪去了?”

  “在这,在这。”被问候彼娘之的小马哥出声回答道,带众将过去时,特意凑到那个喊问候彼娘之的将领身边,然后癫马军系的将领围了上去,按住那将领,小马哥就是一顿胖揍,揍得那黄巾将领惨嚎连连。

  “mb的,咋说哥现在身边也站着七个保镖,真当哥不是盘菜啊!”又踢了一脚,小马哥才收手恨恨的说道。

  再次坐下来谈,但谁当扛把子这件事情实在不好谈,最后谈来谈去,把主意打到小马哥的身上,小马哥大惊,死命的摆手,就是不肯当这个扛把子。开玩笑,裴元绍,程志远与张牛角都是不好惹的主,这三个人要是不爽的话,都来找大佬主持公义,那小马哥还不得烦死,更别说这三个家伙手头上还有那么多的兵,万一不满小马哥的决议,起兵砍了小马哥,那小马哥岂不冤的很?

  众将讨论不出什么,最后又把目光转向小马哥,并齐声说天师所言即是道旨,我等自当遵从。

  小马哥心里骂了一句后,笑道:“吾倒是有一策,诸君听完且算啊。”

  “吾等皆信太平道,共举黄巾义旗,谋天下之霸业,但蛇无头不行,诸君要推出首领也是对的,可诸君彼此间皆不服。因此,某想说,不如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