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3节(1 / 2)





  第99章 099

  老穆几个心里隐隐都带着一种期望, 他们都是老同州人,在同州住了几十年,这里是他们的家,同州若是能变得更好, 他们是最开心的。

  想到这, 老穆难得主动冲张泽轩道,“大人, 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做?”

  “接下来?接下来先从商户手里买些米粮、炭火”

  同州城的冬天很冷, 每年冬雪从十月份一直能下到来年三月份, 这期间被冻死饿死的穷苦百姓多的时候甚至数以百计。

  往年衙门穷, 什么都做不了,也就算了,现在有银子了, 怎么的也得想方设法帮着那些穷苦老百姓把命保住。而要想保住命, 吃的跟保暖是最重要的。

  “米粮,米铺存货应该够”, 这个不怕卖不出去, 冬天大雪不好进货, 一般米铺都会多准备一些备着, “但是炭就不一定了。”毕竟做生意还是要利益为先导的, 东西买进来, 总要考虑能不能卖出去。往年同州城的购买力就那么多, 他们不可能储备更多。“所以要先去问问,看看他们存货够不够, 不够的话, 看能不能让他们想办法从外面运点回来。这事就交给穆大人去沟通,可行?”

  “大人放心, 属下一定办好。”老穆头一次因为得了一件差事,激动的脸都红了。

  其他人则一脸懊恼、羡慕。

  张泽轩笑着点点头,转头又说起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关于这些米跟炭如何发下去的问题。就这么发,肯定是不行的,什么东西一旦白给,它的价值也就基本没了,说不定后面还会养出一群米虫来。“我的想法是以工代赈,没有米粮炭火实在活不下去的,今年可以先从府衙借米粮炭火过活,开春雪化了之后,咱们府衙修桥通渠,到时候他们或是过来帮工,或是偿还等价的米粮炭火皆可。你们觉得这个法子如何?”

  老穆、老李几个互相看看,最后老李站了出来,“属下等觉得这个法子甚好,就是,万一有人到时不从又当如何?”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不是随便说的,同州这地方,这样的人可不少,到时候米粮炭火人家吃了用了来年却不认帐又当如何?难道他们还能把人打死?

  “这确实是个问题,那依你,该如何解决呢?你们也都说说自己的看法,一人计短三人计长,咱们多商量商量。”

  众人点头,一开始大家还有些放不开,后来见即便是说错了,张泽轩也不会苛责,一个个胆子便放开了,话也多了起来。这个说可以先考察其人品,人品过关再借;那个道要么找个人做担保,有了担保,即便这个不还,还可以去找保人;还有的干脆说,若是敢吃了用了不还也不愿意做工,就给抓牢里关起来……

  “大人?您看?”

  “让人担保可以,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保人,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保人,这里面问题还是不少。”而且还要考虑实际操作过程中,程序不能太复杂,要不然实际操作起来太麻烦。

  众人纷纷点头,确实是这样。

  “这样,就分两类,能找到合适保人的,就找合适保人,找不到的也没关系,不过都需要签订一份契约,契约上写明是要以工代还,还是第二年还米粮炭火亦或是用银钱偿还,定一个最后期限,若是规定期限内没有还,便强制让他们以工代还,且还要多做一些工,以免有人抱着投机心理。众位觉得如何?”

  “可以”

  “那就这么施行下去吧,咱们先做,若是中间遇到一些什么问题,再想办法解决。”

  有张泽轩这个通判牵头,老穆、老李他们跟着奔走,底下人办事效率还挺高,很快正式的榜文就贴到了同州城各处的公示榜上。

  为了更快让更多人更快更清楚了解这一项政策措施,张泽轩还亲自培训了一帮衙役,让他们在榜文处解说,并召集了各村各里的村长、里正,亲自向他们说明这一政策措施。每天忙的水都喝不上一口,如此忙活了半个月,这事才算是深入民心了。

  与此同时,老穆也凭借着恩威并施并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同州城最大的米铺、烧火铺用差不多七成的价格购进了第一批米粮炭火。同州城包括醉仙楼在内的几个商户也已经掌握了蔬菜大棚的关键技术,不顾如今天寒地冻,弄出了几个蔬菜大棚。

  “还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啊”,一个风雪飘摇的午后,张泽轩一边读着京城来的家书,一边感慨。

  严重方捋着胡子轻笑,“要不怎么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呢?”不过,这样也好,这北地冬日长,现下才十一月,到明年三四月份,这大棚蔬菜还能种出来好几茬呢,正好也让他们先尝尝甜头,有了甜头,才有动力。

  说完这个,严重方又提起另外一件事,“这一场雪下来,到衙门来申请代工粮跟炭火的怕是要多上不少,要不要在衙门口专门弄个棚子?”

  “棚子确实要搭一个,不过是给来申请的人有个呆着的地方,办事的地方我想着把衙门前缘左厢房那边腾出一间来专门做这个。负责的人我也想好了,就让学程负责,你觉得如何?”

  “我觉得行”杨学程做事细心周密,且很有耐心,又善于沟通,确实适合做这个。

  次日,果然衙门口开始有人过来打听代工米粮、炭火的事情。

  听说如果不能按期还,会被强制以工代还,还会有惩罚,很多人都有些犹豫。

  杨学程也不急,只耐心将政策内容给他们说清楚,至于最后要不要签这份协议,就不管了。毕竟他们弄这么个政策本身就是为了能让更多穷苦人在这个冬天活下来,这些人既然犹豫就说明家里还没到揭不开锅的份上,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时间一天天过,天气越来越冷,等到进了腊月,同州已经落下第三场雪了。

  “这雪下的也太大了”张泽轩、沈子旭、杨学程他们都算是北方人,可也没见过这么大的雪,只一晚上雪就积得把门都堵住了,一出门,腿直接被埋了三分之二,几乎寸步难行。

  偏张泽轩还不能就这么在后衙呆着,毕竟按照往年的情况,怕是有不少人家的房子都要被这一场雪压塌了,他作为当地的父母官总不能当什么都不知道。只是这雪太深,又没人清扫积雪,走路确实困难。

  张泽轩一边艰难的跟沈子旭、严重方几个互相搀扶着小心翼翼的迈着步子往前走,一边跟领路的衙役询问有没有什么比较方便的出行工具,比如现代那种雪橇车,滑雪板什么的?

  没想到还真有,“小的丈人就会做,只是咱们这地方,冬日里大家能不出门就不出门,用的人少。大人若是想要,回头属下就去问问。”

  “好,你跟你丈人说,替我们做几个车子,银钱你莫担心,一定正常付。”

  领路的衙役憨笑着摸摸后脑勺,张泽轩来了几个月了,大家现在也都知道他的为人,知道他不是喜欢占小便宜的,因此对银钱这一块领头的衙役倒没什么担心的,就是,“这个车子,做是没问题,但是要想拉动确实要专门拉车的狗子的,这个大人是准备买还是租?”

  “竟还有租狗这种事情?”

  领路的衙役笑着点头,简单跟张泽轩说了说租法。

  张泽轩算了算觉得还挺划算的就答应了,让他帮忙去租几条狗,这样明天他们就能坐着雪橇车出门了,也能走远一点看看。

  “大人,前面好像有人家房子塌了。”

  张泽轩顺声音看去,果然见有两户人家的房子塌了半边墙,张泽轩亲自上前问了问,得知并未压到人,只是有些粮食被埋了,这才心下松了口气。

  又在附近转了转,其他人家也都差不多,都只是些许损失,尚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开始张泽轩还心下得意自己运气好,这么大的雪也没出现伤亡什么的,可转了一会儿,张泽轩就察觉到不对了:这附近不管是房子,还是这些人的脸色都太好了些。

  张泽轩并不是个笨的,只稍微思量就想明白了其中关窍,怕是这些人特意领了自己到‘富人区’来了。

  对此,张泽轩倒也没直接说破,只是不愿意再在这里浪费时间,转头眼神锐利的看向负责此事的姓吴的知事,并领路的衙役。

  吴知事心知事情暴露,一连冷汗的讪笑了笑,领着张泽轩一行绕了挺远的路到了另外一边。

  一面天堂一面地狱,这个张泽轩听说过,却没亲眼见过,这一天从‘富人区’到了同州城实际意义上的贫民窟,张泽轩却深切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