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3节(1 / 2)





  第41章 还债

  盛韬手中的那支暗卫,少而精,精通外家拳和正规军武术,但是因为人数太少,每次动用,都只能用在最关键的地方,以达到四两拨千斤之奇效。

  而每一次,他都做到了。

  岳阳回京那次,他故意让暗卫以正规军身法现身,就是要让盛子烨对盛泽宁起疑。盛子烨野心极大,但深知在宫里孤立无援,所以甚至把心思动用在自己的亲姐姐身上。

  他急于求成,但凡其他人有一丁点的风吹草动,于他而言都是正面的挑衅和威胁。

  盛泽宁看着眼前人,竟不知这十几年来,身边蛰伏了这样一匹野狼。

  盛韬听完他一席话,指腹摩挲着手中的玉扇,像是早就料到他会彻查至此,低眉轻笑一声。

  “哪有什么不可估量的本事,还债罢了。”

  他抬起头,对盛泽宁道:“在这宫里,谁真心对我好,我便如数奉还。三哥一心为民,本就是天选之人,我也是真心想助你继位的。”

  盛泽宁凝眉未语。

  倘若盛韬的心思并不在除去盛子烨和刘皇后,而是在皇位乃至其他地方上,这样一个人物留在身边,或者留在汴京,就是最大的隐患。

  良久,御书房只有若有似无的风声,如低低的呜咽,气流吹拂过瑞兽香炉时,袅袅青烟淡淡消散。

  盛泽宁沉思许久,道:“西蜀地域辽阔,水土富饶,也极安定。朕封你为信王,蜀地归你管辖,可有异议?”

  盛韬像是终于等来了自己要的答案,静静听罢,眉心一舒,俯首拜道:“谢主隆恩。”

  盛泽宁看向他手中的玉扇,道:“这扇子,是你十四岁时,王太傅赠与你的吧?”

  闻言,盛韬起身看了看手心的玉扇,笑了笑,“陛下的记性真好。”

  盛泽宁却摇摇头。

  “不是朕记性好,而是这些事都关乎于你。

  “那时是你最荒唐无度的年纪,太傅只怕你的路子越走越窄,便送了这样一把折扇给你。”

  他微顿了一下,才道:“你那般聪明,上面的题词必然早已领悟。你依旧表现得不学无术,气得太傅再不愿意拿正眼瞧你,却每日将这把扇子带在身上,想来,是因为你埋藏在心的抱负,和对老师的愧疚。”

  一番话,好像深秋飘零的枯黄枫叶,落在常年冰冷的死水,令之泛起微澜。

  盛韬沉默良久,摇头笑道:“陛下洞悉人心,字字珠玑。可惜流年已逝,臣,到底是辜负了陛下和王太傅的一番苦心。”

  盛泽宁看了他片刻,又是几不可闻一声轻叹。

  “你口中的债,是四弟么?”

  方才听了他半天的话,盛韬不曾有半分过重的反应,可如今短短一句问题,却叫他神色一怔,眸子暗沉。

  想起盛岚卿的死,盛泽宁心里也只有荒唐二字可言。

  他走下龙案,踱步至盛韬面前,眼中已是往日那般清风拂面的温润感,只是一件黄袍加身,二人之间便好像隔了千沟万壑。

  “放心,朕替你去找。”

  盛韬眉心轻皱,抬眸看着他,道:“四哥可能的确还活着,但他这条命,对于大越来说是福是祸,还不一定。”

  盛子烨虽死,朝中的逆党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揪出来的,对盛泽宁这位新帝不满的,大有人在。

  倘若往后再冒出一个民间皇子盛岚卿,难保不会有人以他为首,再培养出下一个盛子烨出来。

  山河尚未安定,外患还未除,再经不起内忧了。

  盛泽宁拍了拍他的肩,道:“那也要找,你的心结,三哥帮你解。至于找到之后又如何,三哥自会定夺。”

  盛韬愣了片刻,眼底生出几分动容,许久,垂眼看了看自己的扇子,又将扇子递给了他。

  “这玉扇我留着也是徒增烦恼,留给陛下做个纪念吧。臣与母妃离宫之后,还请陛下多照顾一些长平,倘若她已有心仪之人,请陛下尽量成全她,让她早日有个归属。”

  盛泽宁紧了紧手中的青玉扇,温声道:“好。”

  ————

  年关去福城的时候,盛思甜没想到这趟门会出这么长时间,再回到衡阳将军府的时候,已经是五月初。

  这个季节,南方的天气总是温和,院里时新的花也争相开放。舟车劳顿一番后,盛思甜回到晚香院睡足了一整夜。

  沈青行也谋划着,到底是他搬过去,还是让盛思甜搬出来,和他一起住。

  “依属下看,公主在晚香院住习惯了,不一定愿意搬出来,再说都在一个府上,搬来搬去的多麻烦……”

  书房里,张遥林侍奉在侧,半耷着脑袋,有什么话都一股脑儿地往外冒,一旁的苏峻实在听不下去,暗暗地踩了他一脚。

  苏峻稳重,可不会无缘无故地跟他闹。张遥林咧了咧嘴,瞥眼瞧见坐在书案前的沈青行,那拿书的指节已经泛白,就快把那本儿书捏成渣渣。

  张遥林识趣地闭了嘴。

  沈青行斜了他一眼,随即放下书本,道:“临行前,陛下要我帮他暗中调查四殿下的下落。此事关系重大,你二人都打起精神来,一有消息便立即来报。”

  四殿下……不是六岁的时候就夭折了吗?

  二人相觑一眼,但这是圣命,不得过问,只沉声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