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星际女药剂师在七零第51节(1 / 2)





  关上院门,在灶房里放了一些油,盐,粮食,两小罐咸菜,菜板,一把小菜刀,十个木碗,筷子,大勺,两个陶盆,一篮青菜,柴房里多放了两捆柴。

  进房间,把药箱放屋里的炕头,竹席铺开在炕中间,转回灶房,开水煮开,熄了火,打开盖子放着,拿书出来看了一阵子,白粥煮好,熄火。

  把大勺,碗筷放陶盆里,拿去井边洗干净,放到房间炕上的竹席上,拿一个碗去装一碗咸菜过来,放陶盆旁边。

  把凉一点的开水罐子端到外间炕边的灶上,出来把小院大门打开。

  时间差不多,杨云章带着七个人来,六男一女,五个瘦骨嶙峋,走路不太稳,一男一女还好些。

  杨玥看了看很面熟的男人和他身边的中老妇人,心里有了猜测,不过没冒然上前认亲。

  杨云章见杨玥在,想到上面的交待,把人交给她就走了。

  外面太热,杨玥把人领井边,让他们都洗了手,带进屋里,七人诧异看杨玥,一人有气无力地说:“小姑娘,你走吧,别被连累了”。

  杨玥抿嘴说:“我叫杨玥,你们叫我小杨就行,有人托我照看你们,是谁,也许你们心里有数,我烧了开水”。

  她指一下边上灶上的罐,“就在这罐里,现在是温的,你们先喝水,我去把粥端来,吃点东西,休息一会,我再给你们把脉”,

  现在这些人最要紧是补充水和食物,其它的靠后。

  杨玥出去了,屋里的人面面相觑,其实他们谁也不认识谁,为什么转移了下放的地方,心里是知道的,于是大家拿碗来装开水喝。

  有人心里怪异,刚刚那小姑娘说给他们把脉?没听错吧?

  等了一会,杨玥才把粥锅端进去。

  这时,院子外传来说话声,杨玥把粥锅放下,说:“你们吃,我去看看”。

  杨玥出来见到杨奶奶,才想到,刚刚在那面熟的人身边没看见莫文祁,这孩子现在和跟杨云恺跟在杨珊身后呢。

  莫炎山和张淑华在杨玥出去后,相视一眼,莫炎山和其它人说:“应该是找我们的,你们吃,我们出去一下”。

  他们猜到是姐姐听到文祁的报信,亲自来了,这五人比他们更惨,都瘦到脱相了,脸色很不好,一副快要晕过去的样子,如果姐姐进屋里来认亲,人多吵,会吵到其它人,不如他们迎出去。

  杨玥刚想把杨奶奶扶到灶房屋檐下等,就见舅公舅婆两人出来了,莫炎山和杨凌棠身材相似,脸长得只有四五分像,也不知莫文祁和杨凌棠为什么这么像,神奇。

  杨奶奶姐弟俩就在大太阳底下相认,两眼泪汪汪,杨奶奶拉着莫炎山的手,说不出话来。

  莫炎山心里也很激动,见到眼前的老姐姐,他就觉得很亲切,是自己的亲姐,没错了,他喊一声:“姐姐!”。

  杨奶奶眼泪扑扑下来,抱着莫炎山喊:“小山,我弟弟啊”。

  杨玥想到刚才大队长的态度,怕杨奶奶太伤心,又在大太阳底下,会出事,于是和杨奶奶说:

  “阿奶,这儿太热,不如带舅公舅婆回家,大队长刚才见我在这里,什么也没说,没事,舅公他们没吃东西,肯定饿了,你带他们回去,做好吃的给他们接风”。

  杨奶奶听了杨玥的话,欣喜,一手莫炎山,一手拉张淑华,说出话来了:“这是弟妹吧,走,去姐姐家!天热,到家了再介绍其它人,小峰,拿篮子来,小山啊,你和弟妹先吃两口馒头垫垫肚子,姐姐回去给你下面条,晚上弄好吃的”。

  张淑华也高兴叫了一声“姐姐”,老伴多了一个亲姐姐,在这乡下他们也能有个照应。

  杨奶奶高高兴兴地应了。

  杨玥把他们送到门口,刚好和在地里听到消息就请假赶来的杨凌淮和杨凌棠对上,莫炎山夫妻面对面见到杨凌棠,都张嘴“啊”一声。

  莫炎山说:“这…文祁和外甥长得也太像了,不知情的还以为是父子呢”,没想到真这么像。

  张淑华太惊讶了:“这,咋比我儿子还像父子呢”。

  杨奶奶:“是很像,先回去,回去在屋里凉了,再慢慢说”。

  “好”。

  杨玥把一群人送走,转身进小院,回到房间口,出声:“我进来了”,才进去。

  这几人还没吃粥,在等莫炎山呢,杨玥和他们说:“你们吃吧,他们是我舅公舅婆,不用等了,吃完我们再说”,杨玥说完转身出去。

  杨玥在灶房屋檐下等了一会,就见吴大夫背着药箱到院门口,走进来,杨玥迎上去:“老师来了,正好”,她正愁着呢,自己年纪摆在这,一会给人家把脉该怎么说。

  吴大夫说:“是,你太小,在这事上很难让人信任,正好那边没病人,我就来了”。

  杨玥说:“那进阴影地方等一会,他们在吃饭”,杨玥进灶房拿出两个小凳子给他坐。

  十分钟后,吴大夫和杨玥进了房间,吴大夫先说话:“各柆,老夫是大夫,姓吴,被人请来给各位看诊”。

  最高的那人说:“面熟,你是京里宣丰堂的吴崇光吴大夫?”。

  吴大夫意外:“正是,这位老兄是?”。

  “我是萧致远”。

  “诶,是你”,除了吴大夫,一同出声的还有两人。

  萧致远:“介绍一下,也许都听对方”。

  “钱文洵”,骨架小的说。

  “听说过”,萧致远和一人说。

  第二高的人说:“赵哲昇”。

  “听说过”,有两人出声。

  最矮的人说:“张清”。